2022年1月12日至3月27日,“?;⒂?mdash;—楊柳青木版年畫展”在北京市紫竹院公園行宮舉辦。其中展出一幅清代版年畫《慶賞元宵》,現藏于中國美術館,是由楊柳青著名畫師高蔭章繪制。
楊柳青木版年畫是著名的中國民間木版年畫之一,產生于明代崇禎年間,與蘇州桃花塢年畫并稱“南桃北柳”。2006年5月20日,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其杰出的代表人物高蔭章(1835—1906),字桐軒,楊柳青人,幼年就喜愛繪畫,32歲應征入清宮如意館為慈禧太后畫像。后往來于京津,為人畫像及行樂圖。60歲后,開始集中精力作年畫,兼善詩詞,并開設雪鴻山館畫室,堪稱一代宗師。高蔭章的年畫既繼承傳統人物畫的線描技藝,又借鑒民間畫像的技法,還運用中國畫在畫中題詩的表現手法。他植根于百姓大眾,題材涉及歷史典故、人文意境、市井風俗等,描繪普通人的喜聞樂見,引來不少人爭相購買。
《慶賞元宵》作于癸卯年(1903)初夏,時年高蔭章68歲,正值創作的巔峰時期,此畫是其年畫中的代表作。該畫將一大戶人家歡度元宵節的情景,描繪得有聲有色、惟妙惟肖,充滿著節日的喜慶氣氛。畫面中的十幾個人物姿態不一,神情各異,有的敲鑼打鼓,有的吹奏嗩吶,目光交匯,配合默契。婦女們有的懷抱嬰兒教其擊鼓,有的攜子擎燈奔前湊趣,還有一婦女帶女童隔著窗戶向外看熱鬧。兒童們提著花燈盡情玩耍,有金魚燈、骰子燈等。走廊里還掛著各式各樣的廊燈,墻上有壁燈,將花燈表現得淋漓盡致。此畫構圖豐富而有層次,寓動態于靜態之中,表現出節日里鑼鼓齊鳴、燈彩輝映、其樂融融的氛圍。清人張燾在《津門雜記》中記載:“津地俗尚奢華,元旦至元宵,城廂內外,擎燈出售者密如繁星,十色五光,鏤金錯采。居家鋪戶,自十三日起,至十七日止,張燈五日,銀花火樹,如游不夜之城;鑼鼓喧天,共慶升平之樂。”有楊柳青竹枝詞描寫道:“年俗文化九州同,正月十五逛花燈。最喜兒童戴花帽,蹣跚學步提燈籠。”
《慶賞元宵》所繪背景是典型的北方建筑風格,樓堂富麗堂皇、飛檐翹角,連廊雕梁畫棟、金碧輝煌,樓臺亭閣布局合理、錯落有致。院內松柏挺拔,修竹吐翠,臘梅飄香,湖石嶙峋。據專家考證此景取材于有“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”稱號的楊柳青鎮石家大院。
《慶賞元宵》體現了楊柳青年畫筆法細膩、人物秀麗、色彩明艷、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、氣氛祥和、情節幽默、題詞有趣等特色,突出了鬧元宵的鮮明主題。畫的上方藍天處有高蔭章自題詩:“金吾不禁逐年新,鼓吹昇平共鬧春,最好家家饒樂趣,買燈三日更歡欣。”表達了人們向往快樂幸福、和諧安寧的美好情感和愿望。
新聞排行榜
返回頂部